历史揭秘:1944年暗杀希特勒 元首险些被炸死
【科技讯】7月8日消息,1944年的7月20日,德国夏令时12点42分,他在德国东普鲁士拉斯登堡的狼穴大本营刺杀希特勒未遂。刺杀行动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但这场*事*变作为二战中德国抵抗运动的集中缩影。
希特勒有被迫害妄想症,经常通过突然改变行程来预防别人的暗杀,然而他防备的对象是共产*和犹太人等,他从未想到,在他的*官团和武装部队内部,滋生了一股又一股反对他的力量,每一次都几乎置他于死地,而他每一次都侥幸地逃生了。
*官团与希特勒早期的冲突来自希特勒对总参谋部的不信任。过去,这个无知的前奥地利下士一直把总参谋部看成神秘的战争计划制造基地,想当然地以为只要*治领导人提出需求,总参就可以在任何形势下制订出完善的作战计划。然而他很快发现,总参对于他透露关于未来战争的计划并不感冒,他们并不愿意打一场*事上毫无准备的冒险战争。几番交涉下来,*官团很快形成了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小集团贝克-戈台勒集团,但是他们的反纳粹运动并不是出于对法西斯暴*的反感,而只是对他糟糕的*事*策的一种自然反应。
1938年,*事*变计划成形了。一旦希特勒下达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命令,就将开始行动。他们将逮捕希特勒,解除*卫*和盖世太保武装,在全国报纸发表希特勒辞职声明,成立临时*府,颁布改良版的魏玛宪法,永远杜绝纳粹上台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英、法和意大利在最后通牒期限2小时的时候愿意与希特勒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发动*变的可能性就此告吹了。当时密谋分子手握重兵,掌握了警察部队,是所有反希特勒密谋中计划最周全、准备最充分的一次,然而他们却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两个因素,最终在希特勒高超的手腕下土崩瓦解。
1941年以后,德国抵抗运动的中心发生了转变,从贝克-戈台勒集团转移到了武装部队当中,代表人物是中央集团*群作战处处长特雷斯科夫和冯施陶芬贝格。
特雷斯科夫的第一个计划很简单:希特勒曾经许诺过亲自前往俄国视察前线。等希特勒下了飞机前往司令部的时候,在中途把希特勒控制住,逼迫冯博克元帅出任最高统帅。这实际上就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路数。然而希特勒1941年前往白俄罗斯后,重兵保护里三层外三层,根本无法绑架。
第二个计划是把希特勒引到前线来,在波尔塔瓦(乌克兰东部城市)的朗茨集群司令部逮捕他,迫使希特勒下令放弃哈尔科夫(乌克兰东北部城市),最后实现停战。如果希特勒激烈反抗,就把他杀死,不留活口。这个计划整体上类似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但是希特勒没有飞到波尔塔瓦,而是飞到了南方集团*群的司令部扎波罗热,所以这个计划也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