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年龄估计为亿年,地球或形成于45亿年前,智人是经过40万年慢慢进化而来,而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国发现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年。自文明之初,人类就开始了在这广袤大地上的无尽探索。那人类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驱使着人类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今人类的足迹几乎已经遍布了整个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种子依然在人类中滋养,孕育。探索永不停息。
我们先前介绍了太阳系第二大的行星-土星「专题-行星」你所不知道的行星—土星(Saturn)。这一期,我们来看看土星的“追随者”土卫四——狄俄涅(Dions)。
土卫四(CourtesyNASA/JPL-Caltech)
图片版权(CourtesyNASA/JPL-Caltech/SpaceScienceInstitute)
土卫四(Dions)
土卫四(Dions),又称狄俄涅。它是太阳系所有已知卫星中第15大的卫星,同时在土星已知的82颗卫星中,质量和大小都排第4位,土星最大的卫星是土卫六,它的质量几乎占了所有卫星的96%。
命名:狄俄涅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母亲盖亚(Gaia)与乌拉诺斯(Uranus)的女儿,是海洋的女神,同时也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爱神的母亲,有时人们也将她认为是爱神。土卫四就以她来命名。
参数:土卫四属于一颗中等卫星,大小是月球的3/10,它的等效直径约为公里。它在土星的大型卫星中(土星共有7颗较大的卫星,这7颗卫星的总质量占所有82颗卫星的99.96%),大小和质量的排名都是第四位。土卫四公转轨道呈近乎完美的圆形,它的半长轴约为公里。偏心率只有千分之2。
土卫四体表图
图片版权(CourtesyNASA/JPL-Caltech/SpaceScienceInstitute/LunarandPlanetaryInstitute)
结构:土卫四的地貌在土星所有卫星中相对较为复杂,表面存在着大量板块构造的迹象和陨石的撞击坑。天文学家根据土卫四的整体密度和其它的观测数据推断,它的内部有着一个岩石的核心,其上应该是一层盐水的海洋,海洋之上,则是由大量的水冰和少量的岩石构成的地壳,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卫四上发现了许多贯穿大半个星球的冰断崖。这是因为潮汐加热和轨道共振共同影响下,给土卫四的板块运动提供了足够的能量,板块构造力产生了这些壮观的悬崖。但是到目前为止,土卫四并没有发现存在间歇泉的迹象。天文学家认为,目前土卫四的内部能量要比几亿年前弱很多。
时间:土卫四完成一个绕土轨道运行大约需要2.7个地球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轨道和土卫二保持着1:2的轨道共振(它围绕土星旋转1圈,土卫二则正好旋转2圈),它还与土卫十二和土卫三十四共同使用一个轨道(同轨卫星),土卫十二和土卫三十四分别位于土卫四拉格朗日点L4与L5的位置,这三颗卫星的半长轴,偏心率和轨道周期几乎相同。有关拉格朗日点的相关介绍会在后续的特洛伊小行星群中给大家做详细解读。土卫四和土卫三一样,被土星的引力潮汐锁定。换句话说,它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土星。也可以这么理解,它公转的周期和自转的周期时间长度是一样的(它一年的时间和一天的时间相同)。
卡西尼号探测器
图片版权(CourtesyNASA/JPL-Caltech)
大气:土卫四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外逸层(大气层),其成分为氧离子。和地球不同,它的氧离子不是生物来源(光合作用等),而是由于长期的辐射所导致,表面的水原子结构被分解成了氧离子和氢离子。氢气因为质量小,都逃逸到了太空中,较重的氧离子却被土卫四的引力所牵引,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外逸层。
探索:人类对于土星及其卫星的探索历史悠久。年和年,旅行者1号(Voyager1)和旅行者2号(Voyager2)因需要借助土星的引力加速继续向外太阳系进发,从而对于土星及其卫星进行了观测作业,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观测任务,人类第一次得到了土卫四的成像图片。年到年期间,专注与土星作业的卡西尼宇航探测器(Cassini)多次对于土卫四进行了观测作业,年的一次观测中,天文学家通过对于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首次认为土卫四内部存在全球性的盐水海洋。
好了,对于土卫四的星体属性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在未来的几期,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土星卫星的相关文章。如果您的基因中同样包含的“好奇”片段,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