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体中遭遇二向箔打击会怎样你可能忽视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www.xftobacco.com/m/
太阳系二维化,《三体艺术插画集》/吴

我需要一块二向箔,清理用。

在《三体》中,二向箔是宇宙高级文明用于开展降维打击的武器。可以说,二向箔打击是损人损己的,因为二维化永远不会停止,最终将使宇宙中的一切都变成二维。只不过,攻击者会提前把自己改造成二维生命。

更可怕的是,降维打击是宇宙的主旋律,残酷的战争使宇宙从最初的十维(甚至更高维)不断降至三维,并开始向二维跌落。蓝色空间号曾在宇宙中遇到残留的四维碎片,四维碎片中的魔戒向他们描述了高阶版的宇宙黑暗森林状态:

把海弄干的鱼在海干前上了陆地,从一片黑暗森林奔向另一片黑暗森林。

然而,当初太阳系人类只见识过光粒打击,而降维打击完全是知识盲区,以至于天真地认为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掩体建立太空城,就能从黑暗森林打击中逃过一劫。最终人类被二向箔疯狂打脸,不是打肿,而是打扁的那种——和整个太阳系一起二维化。

大刘对太阳系二维化进行了大量描写,非常壮观。太阳系最终似乎变成一幅像《星空》的巨画。

“天啊,星空!”AA失声喊道。程心知道她说的是凡·高的《星空》。像啊,太像了。她脑海中那幅画的记忆,与眼前的二维太阳系几乎完美地重叠在一起。

于是乎,在很多读者印象中,遭遇二向箔打击似乎就是变成画。其实不然,变成画并不是二维化的终点。物体二维化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变成暗物质,这可能是你错过的一个脑洞。

在后面的章节中,银河系人类中的宇宙学家关一帆对此作出了介绍。

“不,什么都看不到了。即使你们现在回到那里去,也看不到什么了,那里已经是空荡荡的太空,一无所有。你们看到的二维太阳和行星,其实是二维化后三维物质的一种能量释放效应。你们看到的其实不只是二维物质,是它们释放的电磁波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交界面的折射,能量释放完成后,一切都不可见了,二维太阳系与三维世界永远失去了联系。从三维世界可以凭一样东西检测到二维太阳系的存在,仅此一样:引力。二维太阳系的万有引力仍作用于三维世界,所以,那片空荡荡的太空中应该存在着一个完全看不见的引力源。有些熟悉,是不是?”

嗯,很熟悉,这说的分明就是暗物质嘛!大刘就这样轻描淡写地用一个精妙的脑洞去敲开另一个脑洞,为我们献上精彩的连环洞。不愧是能把宇宙写死的男人,开脑洞都带买一送一的。

在这里顺道给大家贴一篇之前写的文章,科普一下暗物质。

当前最主流的标准宇宙模型认为,我们所熟知的普通物质只占据不到5%,剩下的是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

虽然都姓暗,但暗物质和暗能量有着天壤之别。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科学家为了使现有的理论与观测相洽而提出的假设,目前没人知道它们的本质是什么。所以,这里的暗并不是“黑暗”的意思,理解成“未知”会更到位,或者你也可以认为这是黑锅的颜色。

根据定义,暗物质不与电磁力发生任何相互作用,因此无法用电磁波探测它们的真身。不过暗物质具备质量,我们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引力效应判断它们的存在。这一点与黑洞倒是有几分相似,建议它俩结拜一下。

科学家最初是从星系运转的异常中注意到暗物质的迹象的。

年,荷兰天文学家扬·奥尔特在研究银河系中恒星的运动时,发现银河系似乎应该拥有更多质量。一开始,这没有引起天文学界的太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