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避免肾衰竭肾友需要牢记5个关键时间点 [复制链接]

1#

很多肾友有关于慢性肾脏病(CKD)、慢性肾衰竭(CRF)及尿*症(Uremia),还是分不清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慢性肾脏病等于慢性肾衰竭,或者是慢性肾脏病一定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或者说慢性肾脏病与慢性肾衰竭最终都会进展成尿*症。其实不然,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并非说尿*症就是它们的最终结局;说它们有区别,也并非说它们都不会进展成尿*症。

大多数肾友从表面意思可能还是弄不清楚,还是先来看看关于这三种疾病的具体定义怎么说。

一.慢性肾脏病(CKD)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类疾病,它包括很多种肾脏疾病,比如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乙肝病*相关肾炎、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及双侧或一侧肾动脉狭窄等等,都属于慢性肾脏病(CKD)。

即,慢性肾脏病(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及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通常超过3个月),包括肾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下降的病理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等)、血液(如肾功能)或尿液成分(蛋白尿与红细胞尿)异常,及影像学检查(肾脏结构)异常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等,都属于慢性肾脏病(CKD)范畴。

综上所说,引起慢性肾脏病(CKD)的疾病包括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也包括肾小管损伤与肾血管疾病等。

二.慢性肾衰竭(CRF)

说起慢性肾衰竭(CRF),也就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其实很多肾脏疾病都可以引起,即各种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之后都可能出现慢性肾衰竭。即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患者多已不能维持“基本功能”,此时强调的是“肾脏功能”已受到损害,不只是肾脏的结构异常,临床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血肌酐与尿素氮开始升高),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可以有水肿、高钾血症、低钙与高磷血症及代谢性酸中*等),全身各系统(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及内分泌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已经致肾脏明显萎缩。如上慢性肾脏病的各种疾病(如慢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及多囊肾病等)都可能是慢性肾衰竭的原因。

三.尿*症(Uremia)

尿*症(Uremia)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它是急慢性衰竭的晚期阶段,一般指的是慢性肾脏病5期或慢性肾衰竭Ⅳ期。此时患者已经出现严重功能失调,代谢产物与*性物质在体内大量聚集与潴留。绝大多数都会出现高血压、贫血、心功能减退、肺功能差、消化道异常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化验血液显示的主要指标为血肌酐与尿素氮明显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而且,尿*症是一无法逆转的慢性肾衰竭晚期阶段。其常见原因为各种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及多囊肾病等。

从如上对慢性肾脏病(CKD)、慢性肾衰竭(CRF)及尿*症(Uremia)的解释可以看出,慢性肾脏病(CKD)包括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衰竭(CRF)中也有尿*症这一严重疾病,即慢性肾衰竭(CRF)与尿*症都属于慢性肾脏病(CKD)。

但是,仅如上这样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许仍不够清晰。由于慢性肾脏病(CKD)分为五期,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将其分为CKD1-5期。也就是说,慢性肾脏病(CKD)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很轻或比较轻的是CKD1-2期,比较重或很重的是CKD4-5期,还可以是介于之间的CKD3期(还可以细分为CKD3a期与CKD3b期)。一般来说,处于慢性肾脏病(CKD)3-5期的患者,通常已处于慢性肾衰竭(CRF)阶段;而慢性肾衰竭Ⅳ期就是尿*症期;一旦确诊为尿*症,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多处于CKD5期阶段,且通常为CKD5期的后期。

要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和“尿*症”,就要先知道肾脏的功能。肾脏有什么功能呢?我们的身体每天都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其中很多是*素和身体不需要的,要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呼气等方式排出到身体外,肾脏产生尿液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排*方式。我们的身体一般都有2个肾脏,每个肾脏重量约为~克,长为10~12厘米,宽为5~6厘米,厚为3~4厘米。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尿液中含有*素(如肌酐、尿素氮、尿酸、其他*素等)、水、电解质(如钾、钠、钙等)等,尿液经过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到身体外,从而将身体内的*素、水等排出,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简单来说,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排出身体内的*素和水,即排*和排水,且排*比排水更重要。健康正常人一般用三分之二的肾脏功能就能完全排出*素和水来保持身体健康,而余下的三分之一的肾脏功能则暂时不发挥排*排水功能,以备不时之需。年龄在40岁以上,肾脏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CKD)?什么是“尿*症”?慢性肾脏病(CKD)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其英文简称为CKD。

简单来说,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的排*排水功能缓慢地降低,且持续3个月以上。慢性肾脏病(CKD)恶化到晚期时,2个肾脏都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排*排水功能,*素和水在身体内蓄积而损害身体就引起“尿*症”。

“尿*症”在医学上的专业诊断名称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症期”或“终末期肾脏病(英文简称为ESRD)”或“慢性肾脏病(CKD)5期”,当看到病历上这些诊断名称或者听到医生说出这些诊断名称时,我们就知道这些疾病都是“尿*症”。

慢性肾脏病(CKD)有哪些表现和异常检查结果呢?慢性肾脏病(CKD)同时在2个肾脏发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异常检查结果(见下表1)。

慢性肾脏病(CKD)以后怎样发展呢?慢性肾脏病(CKD)是缓慢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肾脏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已经丧失的肾脏功能不可恢复。随着时间推移,双小腿浮肿、眼睑肿(或脸肿)、血压升高、乏力、食欲减退、夜尿(即晚上小便)增多、蛋白尿、血尿、贫血、血肌酐指标升高、血尿素氮指标升高、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会逐步加重。部分病人的肾脏功能可以长期保持稳定,部分病人的肾脏功能会逐步降低,少部分病人的肾脏功能会下降得较快,但并非所有的慢性肾脏病(CKD)都会恶化至“尿*症”。

如何看待“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损害”与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的关系呢?慢性肾脏病(CKD)到了中期或晚期都有“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损害”,我们常说的“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损害”指的是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最常用的评估肾脏功能的方法是抽血检查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饮食、体重、运动等因素会影响这2个指标,故指标会有波动。当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时,肾脏功能至少已经丧失了一半,且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越高,肾脏功能丧失越多、损害越严重。有些早期的慢性肾脏病(CKD)有轻度的肾脏功能损害(即丧失了少部分肾脏功能),但备用的肾脏功能开始发挥排*排水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都正常,因此不能单纯依据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也就是说,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升高时,一定有肾脏功能损害;有肾脏功能损害时,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可以升高、也可以正常。有些早期的慢性肾脏病(CKD)病人没有任何生病的表现,但并不能认为其肾脏功能正常,故我们要定期检查肾脏功能。当出现双小腿浮肿、眼睑肿(或脸肿)、血压升高、蛋白尿、血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医院进一步检查肾脏功能,以尽早发现肾脏功能损害并尽早治疗。

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目标是什么呢?随着时间推移,慢性肾脏病(CKD)病人的血肌酐指标会逐步升高,病人积极接受各种治疗,迫切希望血肌酐指标能恢复到正常,但这个愿望要落空。有些医生或广告说“用药可以降低血肌酐指标(简称为‘降肌酐’)”,这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说这是不科学的呢?原因有三,其一,如前所述,慢性肾脏病(CKD)的肾脏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血肌酐指标降低并不等于肾脏功能好转。其二,慢性肾脏病(CKD)依靠残余的肾脏功能排出身体内的*素和水,明显不够用,这些“降肌酐”的方法非但不能保护残余的肾脏功能,反而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有些药物(尤其是有肾*性的中医药)甚至会损害残余的肾脏功能。其三,这些“降肌酐”的方法在短期内有“降肌酐”效果,但不能停药,一旦停药血肌酐指标就会迅速升高,即使不停药也不能长期维持“降肌酐”效果,“降肌酐”只是在短期内安慰我们的假象。因此这些“降肌酐”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不科学的。基于此,慢性肾脏病(CKD)治疗目标应该是保持血肌酐指标稳定,或减慢血肌酐指标升高的速度。我们不能奢望血肌酐指标降低。

如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呢?慢性肾脏病(CKD)需要长期的、终身的治疗,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一般单纯的轻微的血尿可以不吃药,很多人可能终身有血尿但不会出现“尿*症”。慢性肾脏病(CKD)病人要有健康、规律的生活,优化饮食(如进食优质蛋白、控制蛋白摄入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和熬夜,避免进食有肾*性的食物和药物,心态要淡定,情绪要稳定,避免忧虑和操心,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蛋白尿等。大部分病人通过科学、正规的治疗可以保持血肌酐指标稳定,或可以减慢血肌酐指标升高速度,只有少部分病人最终出现“尿*症”。

“尿*症”有哪些表现和异常检查结果呢?慢性肾脏病(CKD)恶化到了晚期(见表1)就是“尿*症”,此时,大部分病人的身体内的*素和水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而损害身体,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瘙痒、尿量(即小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很高、双肾体积缩小等,甚至同时出现高钾血症、心衰、肺水肿、代谢性酸中*、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这些疾病常导致病人死亡。小部分病人的身体内的水尚可排出,故还有小便,且尿量(即小便量)还不少,但*素不能排出,故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肾脏的排水功能会逐步降低,尿量(即小便量)会逐步减少。

如何治疗“尿*症”呢?“尿*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就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病人选用1种方法来排*排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不能排出身体内的所有类型的*素,肾脏移植的排*排水能力比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要强很多。其他的辅助治疗包括监测血压和体重,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和熬夜,心态要淡定,情绪要稳定,避免忧虑和操心,控制饮食(如低盐饮食、限制饮水量),营养支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和肾性骨病,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

慢性肾脏病(CKD)和”尿*症”都不可怕,都可以治疗。我们不能“病急乱投医”,更不能“讳疾弃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也可以在网络上各种看病的平台(APP)上咨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多方了解后才能加深对慢性肾脏病(CKD)和“尿*症”的认识,才能提高预防意识、增强治病信心、提升治疗效果和节省治病费用。

总结一下:慢性肾脏病(CKD)包括慢性肾衰竭(CRF)与尿*症,即慢性肾衰竭(CRF)与尿*症都属于慢性肾脏病(CKD)。但是,慢性肾脏病(CKD)并不是慢性肾衰竭(CRF),只有一小部分CKD患者才逐渐发展成CRF及只有极少数CKD患者逐渐进展成尿*症。因此,慢性肾脏病(CKD)不是慢性肾衰竭(CRF),也不会都进展成尿*症,明白了吗?

以往文章

一图读懂丨高钾血症早期无症状知晓至关重要

慢性肾脏病的隐形杀手——高钾血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