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血稠到血栓就这么简单这3个时间喝水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bdfyy/xwdt/
很多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拿到体检报告后,常会看到一条提示:血液黏稠度过高。这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危害?

血稠≠高血脂

血液黏稠在医学上叫高黏血症,在中老年人中多见。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为一谈,其实不是一回事。

高血脂:是指血脂水平偏高

血液黏稠:是指血液黏稠度过高。

血稠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等。对一个人来说,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中。对一般人而言,即使体检显示你血液黏稠,也不要过分紧张。因为人体有较强的调节能力,能自动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一般不需特别治疗。但中老年人血稠应重视,因为血液黏度增高、心脑血管易缺血缺氧,增大心脏病风险。

2

血稠的5个表现,有3个就要小心了

信号1:脑缺血时头晕、嗜睡或失眠多梦。晨起头晕,不清醒,反应迟钝。一般要活动好久,大脑才能逐渐清醒过来。

信号2:午餐后容易犯困,如果午后不休息,整个下午都混混沌沌,没精神。

信号3:晚餐后精神状态和午餐后截然相反,精神极佳。

信号4:心缺血时多有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下蹲久了容易气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信号5:眼缺血时有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

有些情况下,血黏度变高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长期吸烟者(包括二手烟)和45岁以上的男性是高危群体,最好定期体检。

3

5招让血液不“黏稠”

发现血稠,应从以下几点调整生活方式。01补足水分很多人血稠是由于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夏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喝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来说,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可喝大约毫升温开水。02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各种*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03多吃素食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可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酯,也可提升血液的黏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04多运动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有时间就多走走,动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轻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当然运动之后不要忘记补充水分。05学会减压中青年血稠往往与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有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和谐医疗刘荣文生命时报图-网络有问题?请留言!

#持续为您提供健康咨询#

和谐医疗健康中心

5招让血液不“黏稠”

发现血稠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