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讲堂第十一讲高血脂的危害与防治 [复制链接]

1#

危害与防治

导语

如果说花开是一幅画,那么花落便是一首诗,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们的健康讲堂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一讲。

11月3日下午13时30分,吉医附院神经内科一疗区卒中宣教小讲堂第十一讲正式开讲!为提高全民卒中二级预防意识,实现良好的生活方式。针对该季节易发生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内一科周洁护士为大家带来了“高血脂的危害与防治”。

一、怎样识别高血脂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

二、化验单4指标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项指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三、高血脂危害

最大危害: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四、降脂药物

他汀类:

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抑制剂,主要降低LDL-C,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

他汀类药物均可能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复查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肌酶(CK)。转氨酶升高大于3倍正常上限值考虑减量或停药,一般停药后肝酶可逐渐恢复正常。无症状的轻度CK升高常见。建议患者在服用他汀期间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以及排褐色尿时应及时报告,并进一步检测CK,若大于正常上限的10倍,发生或高度怀疑肌炎,应立即停药。

五、健康生活习惯

Q1

控制理想体重

周洁护士说: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Q2

运动锻炼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Q3

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Q4

饮食治疗

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并使降脂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多数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

饮食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和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一般来讲,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则开始进行饮食治疗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就越低。

六、总结

积极减脂原则:

1.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2.有助降脂的食物如豆制品等,可适当增量;

3.增加果蔬的摄入量和摄入种类;

4.烹调时多蒸煮炖,少煎炸。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