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血脂的治疗与防治就是血脉清片 [复制链接]

1#
高血脂的危害及防治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胆固醇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而甘油三酯则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胆固醇大部分由肝脏制造合成,称为内源型胆固醇;一部分来自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例如蛋*、奶油、脑髓、动物内脏等,称为外源型胆固醇。胆固醇必须和脂蛋白结合才能运送到体内各部发挥作用,主要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结合将其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便积存在血管壁上,而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结合后,将其从周围组织运回肝脏排出体外,以减少或避免血管硬化和血栓的形成,扮演着血管清道夫的角色,因此它被称为“好胆固醇”。《北京市年度健康白皮书》披露: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中,血脂异常患病率达50.5%,较年上升了45.6%;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及肥胖等慢性病的重要共同危险因素;对北京市居民膳食结构监测资料显示,民众油、盐、禽肉类摄入依然偏高,奶制品、大豆坚果类、水果、蔬菜摄入均不足。大量研究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的危险因素;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等。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高血脂的危害,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不少人对血脂认识存在以下误区,应该加以纠正。误区一肥肉有百害无一利有些血脂升高的人,非常害怕吃肥肉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其实,胆固醇除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能转化成胆汁酸,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转化为雌激素和雄激素等性激素,发挥其对生育的调节作用等等。这种胆固醇主要来自脂肪食物,因此,应该适当的摄入肥肉。误区二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有人总认为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其他项目异常不重要。血脂是指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总胆固醇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它们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或破裂导致急性心梗、脑中风等重要因素。甘油三酯的增加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病关系不明确,但,可以诱发胰腺炎。误区三化验值正常就平安血液中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小于5.2mmol/L,临界值在5.2?6.2mmol/L之间,超过6.2mmol/L就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值为3.4mmol/L,临界值为3.4?4.2mmol/L,大于4.2mmol/L就是升高;甘油三酯的理想值应小于2.3mmol/L,临界值为2.3?2.7mmol/L,大于2.7mmol/L就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值应大于1.3mmol/L,临界值为0.9?1.3mmol/L,低于0.9mmol/L就有危害了。健康人群血脂各项不超标准可视为正常。如果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甚至曾经发生过心梗、脑中风、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血脂目标值不单是正常,要求控制的更低,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低于2.1mmol/L;易患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色瘤、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LDL-C不应高于3.0mmol/L。误区四胆固醇不达标无大碍有些患者认为胆固醇异常是一种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时半会儿不会导致健康出大问题。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慢性进展、急性突变、全程炎症。”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斑块,就像一个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心梗、中风等。北京市一项统计表明:近10年内,35?44岁之间的男性居民因冠心病而死亡的比率增加了%,45?54岁之间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所以,应该尽早控制。关于高血脂的治疗

当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后,仍不能使血脂降至理想水平时,就必须开始药物治疗。目前调血脂药物有他汀类和贝特类。他汀类主要有舒降之、立普妥。它们的功效,一方面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一方面又清除游离的胆固醇,还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保护血管内皮、抗血栓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对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预防疗效;贝特类主要有非诺贝特、力平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甘油三脂。而这些药物都有比较大的副作用与依赖性,长期服用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血脉清片作为国家二类新药中药,纯中药制剂,服用安全有效,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西红花苷,不但能起到降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还可以清理血液中的垃圾,提高血管柔韧度的作用,对高血脂的预防有特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