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年第13场省级教学开放周调研观摩活动于年11月14-15日顺利举行。同安一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方勇展老师、李凯老师以及厦门市同安实验中学林永和老师为省市四十多位远道而来的听课老师奉上精彩的课堂展示。
本次展示围绕着“新课改、新方式、新探索”主题,三位教师的不同授课风格,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精彩的讲解以及活跃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听课老师,得到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
林永和老师采用“情景引入→操作体验→了解原理→应用→提升训练营→小结→练习”的模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林老师基于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从身边的人工智能工具入手,选择了几种智能处理工具,开展智能工具体验式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里感受到人工智能,同时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成绩。让学生走出课本,跟课外知识相结合,树立学生对中国人工智能科技力量的敬仰之心,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探索。
点评专家李富勇认为这节课教学素材选择典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充分体验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交流,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应用能力、提升应用意识,充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运用于生活。
程序设计篇:selectcase语句
方勇展老师的多重选择语句选取了教材中如何判断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主题。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研究数据,以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导入课堂,拉近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引领学生从一个真实生活的情景出发,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利用已学知识编程解决这类问题。并分析If语句在多重选择时出现可读性和效率方面都比较差,从而引出多重选择语句。
在教学活动中,方老师利用课本资料、微视频等形式组织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SelectCase语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生实践任务“判断居民生活水平状况”程序调试中,他引领学生深挖数据背后蕴含的内容,从测试的多组数据发现城乡贫困的差距,从而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研究性学习。最后通过编写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练习,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