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您离脑卒中的距离,是咫尺还是天涯 [复制链接]

1#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

报告显示,脑卒中已跃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年我国40岁以上脑卒中现患人数达余万人,每年有约万人罹患脑卒中,近万人死于脑卒中,致残率高达86.5%,若不及时救治,患者会不同程度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大家一定好奇:为什么会得脑卒中?它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哪些诱因导致脑卒中?发生脑卒中时我们如何院前急救?

带着这些疑问

我们请今天的主讲专家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云宗金

给大家介绍脑中风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又或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已成为我国排名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每5位死亡者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脑卒中从大的方向可以分为两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死,出血性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出血。而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脑出血,占脑卒中总数的70%左右,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要重点预防的。

2、什么是脑梗死?它有哪些症状呢?

脑梗死指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急性或慢性闭塞,导致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相应供血部位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如偏瘫、偏身麻木、口齿不清甚至神志不清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轻则遗留有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导致死亡。

脑梗死一般有以下一些前兆和症状:

(1)一侧身体突然发麻或者感到无力;(2)持续一段时间出现两眼发黑、单只眼睛看不见或看不全以及看东西出现重影;(3)患者出现说不出话或者听不明白别人说的话;(4)走路不稳,失去平衡,喝水、吃东西突然呛得很厉害;(5)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突发意识模糊。此外,如单纯突发神志不清或昏迷者,也要意识到脑梗死的可能性。

出现脑梗死症状后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脑梗死症状,建医院就诊,脑梗死发病6小时以内,符合条件的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急诊溶栓、取栓这两种治疗方法获得缓解。

静脉溶栓: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经静脉阿替普酶(rt-PA)进行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适用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发病4.5-6.0小时患者经医生充分评估后可行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治疗:对于大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在发病6小时内(某些患者可延长到24小时)开始血管内治疗,通过取栓支架直接将血管内的血栓取出体外,或采取抽吸的方法,可立即开通闭塞的血管,使缺血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液供应,极大增加患者康复的可能。对于大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塞,血管内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科室是阜阳市第一家可独立开展机械取栓的单位。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发病原因一般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心脏病(房颤、瓣膜病等)、既往脑卒中病史、脑卒中家族史、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等有关。

脑梗死可以预防吗?

脑梗死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饮食营养,从点滴做起,很多脑卒中是可以实现早期预防的。比如一定要戒烟限酒,烟酒是很多疾病的首要病发因素;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多培养些兴趣爱好,如打太极、下棋、听音乐,达到身体放松、心情舒畅的目的;还应多做运动多锻炼,可以去公园散散步,或者游泳、打羽毛球;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这些,就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了。

医院神经内科—

脑梗死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脑梗死,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规避风险,远离病症。下期我们将邀请到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顾江魁对大家所关心肺部结节和肺癌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