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络氨酸酶活性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141119/4520123.html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三高”已然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敌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高”之一——高血脂,一起来看看高血脂应该怎么办呢?
概述
高血脂又称高脂血症、血脂异常、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类物质高于正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多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造成。
我们通常说的高血脂,现代医学称为“血脂异常”“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多表现为脂蛋白异常。临床上将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CH)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的、逐渐发展的和全身性的,如果血中脂类物质过多,它们就会逐渐滞留在动脉血管的壁上,使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脑栓塞、颈动脉狭窄等。
病因
病因主要是脂质来源、脂蛋白合成、代谢过程关键酶异常,降解过程受体通路障碍。
症状起因:
1、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发性血脂异常占血脂异常的绝大多数,原因不明,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家族遗传倾向。(1)大部分原发性血脂异常存在单一或多个基因突变。(2)环境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运动不足、肥胖、年龄增加、吸烟及酗酒等。
2、继发性血脂异常(1)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引起血脂升高。(因上述(常见的)疾病引发)(2)利尿剂、β-受体阻潜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
症状
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如果有症状,则可有如下表现:
1、*色瘤:是指脂质沉积在局部,皮肤或肌腱部位形成瘤子样的东西。可呈*色、橘*色或棕红色。
2、早发性角膜环: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眼睛边缘呈灰白色或者白色。
3、眼底改变:眼底可能变为*色。
4、内脏疾病:往往是脂质过度沉积在内脏,如肝、脾的增大。
5、头晕:长期的脑动脉硬化及血液黏稠度增高,可能导致脑缺血、缺氧。
6、四肢乏力:在血脂升高的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肢体乏力或活动后疼痛,可能与脂肪代谢紊乱及循环障碍有关。
检查
如有以上症状表现,医院就诊。
就医准备: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生化检查,需空腹就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门诊指征:
1、体检生化检查发现血浆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等异常升高。
2、长期血脂异常,反复于劳累后、受刺激后出现左胸前绞窄性胸痛、胸闷,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应警惕心血管疾病。
3、长期血脂异常,不明原因头晕、头痛等,应警惕脑血管、颈动脉病变。
4、双下肢麻木、疼痛,间隙性跛行等,应警惕肢体动脉栓塞。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进行全身检查,注意有无躯体肥胖、跟腱增粗等表现,之后可能会对眼部进行检查,观察有无*色瘤、角膜环(老年环),还可能会使用检眼镜了解眼底变化。必要时还可能会进行简单的智力测试、活动测试等,以判断有无脑力和体力异常情况。
实验室检查:检查前应空腹(禁食12~14小时),最后一餐忌食高脂食物和禁酒。基本检测项目为血浆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
诊断
既往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
治疗
1.控制理想体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人群的平均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了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中心型肥胖者更容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
2.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而且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胆固醇水平。
为了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进行运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运动强度通常以运动后的心率水平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适宜的运动强度一般是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0%左右。运动形式以中速步行、慢跑、游泳、跳绳、做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为宜。
(2)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开始之前,应先进行5~10min的预备活动,使心率逐渐达到上述水平,然后维持20~30分钟。运动完后最好再进行5~10min的放松活动。每周至少活动3~4次。
(3)运动时应注意安全保护。
3.戒烟
吸烟可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降低HDL-胆固醇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胆固醇可上升至不吸烟者的水平,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可降低50%,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
4.饮食治疗
血浆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同时有助于减肥。并使降脂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多数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同时纠正其他共存的代谢紊乱,常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
饮食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冠心病危险程度和血浆LDL-胆固醇水平。一般来讲,冠心病的危险程度越高,则开始进行饮食治疗的血浆LDL-胆固醇水平就越低。
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是通过控制饮食的方法,在保持理想体重的同时,降低血浆中的LDL-胆固醇水平。
饮食结构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的影响,进食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也可增加胆固醇的合成。通常,肉食、蛋及乳制品等食物(特别是蛋*和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应限量进食。食用油应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天用量以25~30g为宜。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5.药物治疗
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为主的有他汀类和树脂类。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药物有贝特类和烟酸类。
6.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均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血脂调节效果,有极少数患者血脂水平非常高,多见于有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血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在未来有可能攻克顽固性遗传性的血脂异常。
预后
该病预后较好。血脂异常者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和下降会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随着血清总胆固醇和LDL胆固醇水平的下降而降低。
结语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检查,才能较好地控制血脂,早日恢复健康!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内容/蒋佩霖王明骏
排版/蒋沐希
审核/金帅
NMU医帆风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