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的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老年生活报今天
精彩生活·快乐健康
7月11日消息,中国医药产业的标志性人物,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伊犁开会期间,突发心梗离世,享年77岁。1身家亿,被称为“板蓝根大王”
年,26岁的徐镜人辞掉了家乡的“铁饭碗”,准备了几千元的创业资金,拉上几个老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租了一块空地,盖起了六间平房当作生产车间,并且再添置了几只大缸和简陋的设备,医药加工厂就创建了。
一年以后,这家医药加工厂投产,首批产品是百乃定以及百尔定两种针剂。徐镜人也前往安阳制药厂学习后苦心钻研,研发出了板蓝根颗粒。
年,药厂更名为扬子江制药厂。年,上海爆发甲肝疫情,板蓝根需求激增,扬子江制药厂接到通知:上海申请火速支援近万包板蓝根。而当时扬子江的板蓝根每月产量仅有5万包,面对眼前的天量订单,徐镜人号召员工加急制药,春节加班。最终,万包板蓝根干糖浆顺利完成,解了上海的燃眉之急。
徐镜人由此也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名号。也就在那一年,扬子江药业的产值突破亿元。
年,扬子江药业年营收入突破亿。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实现销售、利税同比分别增长11.94%和16.2%。年发布的国内药企营收榜单数据显示,扬子江营收已经超过千亿。
2心梗引起猝死的新闻越来越多
最近几年,由心梗引发的猝死新闻越来越多,就在近日,一段男子在演讲台上倒地不起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显示,当事人系某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某,事发时他正在台上演讲健康长寿之道,讲着讲着就倒下了。
当事公司同事回应,演讲者为公司董事长,在活动现场致辞时突发心肌梗塞离世,20年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
3心梗有2个不典型症状!
77岁的徐镜人因心梗离世,
令人惋惜。
也借此提醒大家,
老年人是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我们都知道,
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
是突发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
这种典型症状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就医,
但有些老年心梗的症状却没有这么典型。
不典型症状一:无胸痛、面色苍白、神志淡漠
有些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系统老化,对疼痛敏感性降低,可能会出现无痛性心梗,发病后仅是面色苍白、神志淡漠、食欲减退或者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
如果老人合并脑梗死、脑萎缩或痴呆,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患者说不出来便掩盖了病情。
不典型症状二: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
心梗也可能表现为胃痛,这同样多见于老年人。患者上腹部不适,或者恶心呕吐,但是通常没有胃病史,且发病与进食没有明确的关系,却与劳累或者情绪变化等有关,这时就要怀疑心梗。
有心脏病史的老年人出现上腹部疼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要想到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有的老年心梗仅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时跟腹泻肚子疼搅在一起,需要谨慎分辨。
4防心梗,老年人记住三个字
心梗容易“袭击”哪些人?解放*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星表示,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不健康饮食、不运动等人群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如果有这些问题必须早期积极干预,把这些高危因素控制下来,才能有效防控冠心病,从而预防心梗。
老年人如何控制好“三高”?专家表示,与中青年不同,同样的病,老年人处理原则有所不同,老年人控“三高”记住三个字:严、中、松。
“严”——胆固醇控制要严格
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严格控制胆固醇、减少形成动脉斑块的“原料”对于防治心梗脑梗至关重要。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治疗,把胆固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中”——血压控制要适中
无论中青年、还是老年人,高血压都会对心脑血管产生明显危害。对于中青年,严格控制血压能更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控制太严格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事件风险。
80岁以下的老年人可先把血压降到/90mmHg以下,若无不舒服的感觉,可降到/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老年人,降到/90mmHg以下就可以了,一般不要降得太低。
“松”——血糖控制要宽松
根据我国现行糖尿病指南,一般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但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血糖控制越严格,低血糖风险越大。
对于高龄、独居、一般健康状况较差、衰弱、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智力下降等情况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8.5%、空腹血糖不超过10mmol/L就可以了。适度宽松的血糖控制对于老人利大于弊。
5突发心梗,一定学会这样急救
如果身边有人突发心梗,如何急救?
一旦发生或疑似发生了急性心梗,最重要的是立即安静休息,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另外,病人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身边人要随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⑨
专家表示,当患者出现无反应、无意识及无呼吸时,要进行心肺复苏——让患者仰卧平躺在硬平面,按压胸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以手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简单来说:我们作为普通人,最重要的就是早期识别心梗可能症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6钟南山的五句话,必须谨记!
人活一世,
可以是清贫,
可以是粗茶淡饭,
但只要健康,
就拥有了最大的财富;
如今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看上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但实际上,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钟南山院士自述曾在年因透支太厉害,突发心肌梗死,家人及时发现并送医,最后放了一个支架。
十几年过去了,钟南山院士身体依旧健康,这和钟南山院士对自我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他也曾在许多公开场合,谈过自己关于疾病与长寿的一些观点,来告诉大家,如何预防疾病。
1、一半疾病问题都出在心理上
年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讲座中讲到,人体健康五大决定因素,内因是父母的遗传,大概是15%。外因就是社会环境,占到10%,另外是自然环境,占到7%。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也占到8%。但是最最重要,特别是都市中的人还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占到60%。此外健康还有六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早防早治、绿色环境。
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人一旦产生坏情绪,一方面可造成身体耗氧,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使心跳增快、血管收缩,会导致一些重要器官供血、供氧不足,特别是大脑和心肌缺氧。
而且有人统计过肿瘤病人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大概1/3是治疗不行死亡的,1/3是过度治疗死亡的,而另外1/3则是吓死的。
科学家发现,每一个人血液里有白细胞90多亿,其中50亿是特别能战斗的抗癌细胞,人体一天可生成个癌细胞,但多数人都没有得癌症,就是因为癌细胞刚出现时就会被及时杀灭。其中,主要杀灭肿瘤的细胞就是NK细胞,一有肿瘤细胞出现,就有许多个NK细胞将肿瘤细胞杀死。但是当情绪处于低潮时,而且经常是很内向、很抑郁,NK细胞分泌系统功能被抑制,从而降低了它们的杀伤作用,为什么相当多的肿瘤病人精神状态有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是情绪确实是很重要的原因。
2、运动与吃饭一样重要
年4月14日,钟南山院士在一次与前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视频连线中分享了自己对于运动的看法时强调: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那样成为生活中必需的一个成分。这也是钟南山院士到现在这个年龄还能坚持那么大量的工作的原因,他表示必须要每天进行体育运动。
钟南山院士年轻的时候喜欢竞技体育,在年全运会米栏比赛中虽未得到冠*,但是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在年纪大了以后他虽然很少参加竞技体育,但一直坚持做点安全的运动,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习惯。
钟南山院士也鼓励大家坚持体育运动。“坚持运动,一般在30或40岁,锻炼与不锻炼,感觉没那么明显,但当你50或60岁时,你会感觉不一样。当然,在我这个年纪,会有一个更明显的区别。”钟南山坦言,在他的生活中,体育锻炼对他的健康和事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钟南山院士表示年轻的时候喜欢跑步,也喜欢打球,喜欢很多体育运动,后来年纪大了,还是坚持跑步、快行、健身等运动。”钟南山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实际的情况,我喜欢在室内骑自行车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室内健身等体育运动。”
3、想健康就要先学会呼吸
在《钟南山健康访谈录》一书中,钟南山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呼吸,但懂得正确呼吸的不多。我们从小就受教导要挺胸收腹,又时时刻刻要应付精神压力,以致肌肉绷紧,呼吸加快。但是,现代人大都是“胸式浅呼吸者”,主要用肺的中部和上部呼吸。除了音乐家、歌唱家和一些运动员以外,几乎无人知道在吸气时应让腹部扩张。
不妨观察一下婴儿是如何呼吸的,婴儿的呼吸又深又缓,腹部起起伏伏。随着年龄渐长,通常不知不觉地就舍弃了这种有利健康的腹式呼吸法,改为采用浅短的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会使肺部增加负担,肺部必须工作得更勤快,才可以确保氧供应充足。这种呼吸方法对心脏也不利,使心脏必须加快搏动,否则无法供应足够的血液去运送氧。
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是:通过横膈活动来增强肺通气量。练习者将手放在上腹部,呼气时手随腹部下陷,并稍稍压力,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此压力,将腹部慢慢隆起。每日35次,每次约3分钟。练习者在进行腹式呼吸时,还要注意放松全身肌肉。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并应避免用力。吸气时要鼓腹,时间要比呼气稍长。每次吸气后要稍停片刻,不要立即呼气。
4、老人作息要像小鸟一样
年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老年人作息应该恢复到自然天性,就像小鸟一样,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所以要早睡早起,从晚上11点半睡到早晨7点,7个半钟头,再加上中午有半个小时的休息,这样每天能够保证8小时睡眠。即使是周六、日,不需要工作,也要是这样的作息。因为日间的周期太长,老年人精力不够。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可能早睡早起,有的人晚睡晚起,像毛主席一般是凌晨一两点钟,到早上九十点钟才起来。但无论如何,相对规律一些比较好。
5、生活有目标的人更长寿
年钟南山在一次讲座中谈及,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这对于一个人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些人在退休后还坚持工作,活得很开心,身体也很好,但是无所事事的人身体就不行了。有一个追求的目标,一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服务,那么周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为然了。
这是有根据的。韩国曾做过一个4.3万受试者的研究,参与者在40-90岁,观察了7年。有一组是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如说要带大孙子等,有一个是没有明确生活目标,或者是不确定的。结果经过7年,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这一群人,有多病死或者自杀,比有明确目标的多一倍,心脑血管疾病也多一倍。
但是,追求不是苛求,不能太苛刻,应该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追求,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追求,应该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