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悠悠探月18载我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从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到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飞行;再到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返回地球。悠悠岁月十八载一晃而过,我们一步步完成了“绕、落、回”的战略步骤。

嫦娥五号成功在月球实现软着陆,顺利带回了2公斤的月球岩石土壤成分,成为了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取得月球样本的国家。

前苏联通过无人采样的方式,一共取得了克的月球土壤;美国则通过6次载人登陆月球一共取得了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与这两个国家都选择月球正面的中纬度地区不同,嫦娥五号选择的是以往从未有探测器前往过的“月球风暴洋”北部。

所以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标本具有更高的科研价值,这对我们分析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以及未来开采建造都非常有帮助。所以美国曾恬不知耻地让我们无偿向全世界分享月球土壤样本,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会接受这样的绑架。

总的来说,美国和前苏联在中纬度地区登陆取样,其难度相对来说会低一点,样品的科研价值也少一点。比如美国的千克的样品就是大同小异,根本无法为人类进一步了解月球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当然,嫦娥五号对探月工程这个项目而言,并不仅仅是采样返回那么简单,在某种层面上,它更是探月工程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次小规模“载人登月”演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嫦娥五号进行的“两器分离”和“两器对接”过程,基本上就是未来真正载人登月过程中的必经项目。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们究竟什么时候会进行真正的载人登月呢?

与美苏展开太空竞赛的背景不同,我们不会匆匆展开一些类似“阿波罗计划”这样虎头蛇尾的项目。我们的嫦娥工程是立足未来的项目,它从立项之初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长期规划,我们坚信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科技攻坚才能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嫦娥工程从最开始嫦娥一号的的“绕”月飞行,到中间的玉兔号的降“落”月表,再到嫦娥五号的取样“返”回,“绕、落、回”三步走已经取得圆满成功。

基于前面三步,我们将开展下一个三步走战略,那就是接下来的“勘、研、建”。我们将进行载人登月,勘探月球资源,研究月球,建设月球实验室甚至月球基地。因此,“绕、落、回、勘、研、建”整个六步走战略,将是一个绵延小半个世纪的伟大项目。

当然,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相比,我们还是有缺陷和不足之处的,那就是我们并没有媲美“土星五号”这样的超大推力火箭。这是美国独有的优势,连前苏联也比不上。

我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胖五”(长征五号)仅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还无法进行载人登月工程。

与之相比,“土星五号”的月球轨道运载能力有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吨,这就是NASA重返月球的底气。

当然,为了完成载人登月的目标,我国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名为“长征九号”的超级火箭,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能见到“胖9”的身影。

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成功实现过载人登月,所以我国的载人登月工程也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他们的方案。其步骤大概是:

第一步:先用火箭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轨道;

第二步:分离出着陆器和上升级;

第三步:着陆器搭载宇航员降落在月球表面开展工作;

第四步:上升级将工作完成的宇航员从月表带回绕月轨道,与轨道返回器对接;

第五步:返回地球。

从现有的技术上来看,这确实最简单的方法,嫦娥五号进行取样返回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月球轨道集合”的方法。当然,到我们真正实行载人登月的时候究竟采用什么方法,现在也说不准,因为技术突破这种事实在是没法预测。

根据探月工程的规划,我们计划未来10年内,在月球表面建造一个微型的科研基地,至于载人登月的时间节奏,这要等到长征九号出现之后才能初步决定。但是不管再怎么晚,一定是在之前完成。

嫦娥工程接下来的6号和7号也不会因此耽误,它们将前往月球的极地附近执行取样返回任务。

在月球微型基地建造好之后,-年之间,我们将建造一个大型的科研站,这个科研站将满足科研人员进行短期的实验研究,并长期自动化运行的需求。

-年这10年间,我们则会在月球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基地,能够让宇航员在月球上执行长期的任务。

因此,如果一切顺利,没有较大的变故的话,在我们建国周年,也就是年的时候,我国将在月球上拥有一个超大型的月球小镇。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月球上存在着大量的核聚变燃料,其中“氦-3”的含量更是惊人。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但是只要人类向往星辰大海,有飞出太阳系的野心,那可控核聚变一定会被攻克。因此,月球上的核燃料也一定会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就如同现在的石油一样珍贵。

从科学角度出发,月球确实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理想的跳板,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没有大气层遮挡,引力只有地球的1/6。在这样的环境进行天文观测,人类将看得更深更远。不仅如此,在月表发射航天器,其难度和成本都将会大大降低,我们将飞得更快更远。

未来30年里,我们会拥有更加完美的空间站,拥有自己独立的月球基地,拥有自己的火星探测器,甚至还会拥有自己的深空探测器。所以,你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吗,你期待我们人类成功踏向星辰大海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