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陕北高原,一个亘古以来创造奇迹、逾越平常的地方。香味飘远,越过千山万壑,飘荡于碧空蓝天,吸附着大地厚土,穿透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论你走多远,都有勾*的陕北味道。
在大都市人们为吃发愁的今天,陕北特色小杂粮系列,越来越受到城市的青睐,陕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中,主要以小米类、红枣类、南瓜类、荞面类、野菜类、豆类和羊肉系列类最为出名。
陕北特产推荐系列
羊肉面
造就陕北羊肉面的,除了陕北优质的羊肉外(陕北雷家羊肉),还有陕北羊肉的做法,陕北羊肉的做法属红汤羊肉,重辣,加地椒叶,干辣椒,花椒等。在祛除了羊肉本来的膻味外使羊肉的香更上一层,冬季吃最佳。
羊蹄
只要你到了陕北,待夜幕降临,游走于街头,总能看到不少卖羊蹄的夜摊,一个高压锅,一张桌子,一条长条凳,便可开张。你要问起老板锅里都有些什么香料,都是讳莫如深的,每家都说自己有独到的秘方。羊蹄在高压锅中压到肉骨分离,香料的香味渗入皮肉之中,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羊蹄上的胶原蛋白。
擀面皮
西安的凉皮肉夹馍冰峰,以及各种汉中热米皮,岐山烙面皮固然出名。但陕北的擀面皮却是自成一派,有着不同的风味。虽然卖相都一般,但值得一吃。
煎饼
煎饼,由荞麦面糊煎制而成,刚煎好的时候口感最佳,可以蘸料碗单吃,也可以卷入土豆丝,豆干,猪头肉,其中以卷猪头肉为上品。清涧的室友告诉我,最好的吃法,买煎饼若干卷,再去卤肉店提七八两上好的卤猪头肉,趁热剁成指甲盖大小与煎饼卷食,肉卷的多少完全取决于自己。
铁锅炖羊肉
陕北羊肉,以其独特的羊肉品质著称,肉质细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被誉为“肉中之人参”。羊肉经过炖制之后,鲜香味扑鼻而来。端上一碗来品尝,肉块入口酥嫩,一咬就成丝状,而且越嚼越香,肥瘦适中,香而不腻,毫无膻味。
羊杂碎
陕北的羊杂碎量大且实惠,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羊杂碎店铺,这也可以说是陕北的一大特产了。羊杂碎,即以羊内脏制成。用羊棒骨辅以各种香料熬出乳白色的骨汤,再烩入粉条,切好的羊血,羊肚,羊头等。上桌后早舀一勺羊油泼辣子,色香味俱全。
驴板肠
一道我之蜜糖你之砒霜的吃食,对爱吃肥肠的人来说,可以说是*牵梦绕,对于不吃的,可以说避之不及。驴板肠则又是一个出了陕北吃不到的,大肠配合丁香,桂皮,胡椒,辣椒等调料卤制,卤至绵烂,颜色红润,吃着香辣可口,又有着肥肠特有的口感和香味。
油旋
油旋是用精粉,温水和面,醒两小时后,置于案板上,边擀边拉成薄皮,抹上熟猪油,撒上盐,卷为面团,再压为饼状,先在铁平鏊上烙至见色,再转入平鏊之下的土炉圈烤至金*。出炉表皮金*酥脆,里面则层次分明。夹入驴板肠,猪头肉更佳。
黑粉、猪头肉
说是黑粉,其实颜色淡*,吃的时候老板从盆里切出一大块,置于手中,用小刀随意片入碗中,浇上调料汁即可,清凉爽口,解暑必备。当然最舒服的吃法,还是让店家在盖上一小份猪头肉。
钱钱汤
其实和钱没半毛钱关系,黑豆用碾子碾成片状,炒香,加入土豆块,豆腐,面疙瘩等熬制而成,整体是咸香口的,以及豆子炒制后特有的那种香气,再佐以油条为佳,也是一道能让馋人君回到老家不到九点就能起床的早饭。
雪花月饼
陕北少有的甜食,当地管叫“雪花”,每年中秋前后在街头便可看到,与常见的广式月饼不同,陕北的月饼包如五仁馅,外层的油皮烤至层层分明且脆,刚出炉热乎的月饼,脆中带酥。雪花有“糕点之王”的称誉。雪花形似月饼,呈*白色,皮酥而馅香。它的外表面洁白,薄且多层,人们食用时,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飞扬的雪片,纷纷落下,故名雪花。
刀刀碗托
荞麦淀粉加水入碗上锅蒸制,出锅冷却成型,可以直接在碗中用小刀切成四方的小块浇上调料吃,唤之为“刀刀碗托”,也可以整块从碗里倒扣出来,用到片成薄片,浇上麻辣肝子汁,唤之为“肝子碗托”。
油糕
油糕,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小米糕。陕北特产小米,碾成粉,上过蒸熟,出锅揉制,不停拍打成型。可直接上锅加热后空口吃或者蘸小炒猪肉,亦可切成五毫米左右的薄片,入过炸至金*,撒上白糖享用。
烙饼
面擀至盘子般大小,重油下锅烙制,出锅对切层八小块,除了脆以外,由于面饼筋道,咬的时候还要略微撕一下。看着金灿灿,但最好搭配是一盘醋溜土豆丝,一碗粗粮稀饭即可。
蒸槐花
一个比较时令性的吃食,每年只有槐花开放之时,才能吃到,本质上是一种特别的洋芋擦擦。土豆擦成片状,加入面粉,槐花,上锅蒸,出锅以后,加上新做的西红柿酱,蓖麻油,油泼辣子,老干妈,芝麻,小炒猪肉以及小炒猪肉的汤汁,便有了一碗梦幻一般的蒸槐花。
杂面抿节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民歌有词:“挖的那个杂面抿成抿节,挖的那个白面揪成不碴”。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食时,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
紫晶枣
《皇帝内经》中记载,“枣为脾之果也”,在陕北,甚至整个*土高原,提起紫晶枣,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紫晶枣整体呈紫黑色,肉质暗*通透,通体纤细。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枣体紫黑光亮,枣香浓郁,口感细腻,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保持鲜枣清香,可直接食用。经过烘制的红枣,枣皮的药性完全渗出,与肉的营养成分融合,易被人体吸收,适合气血虚弱与脾胃虚寒的人,小孩子吃了也容易消化。
小米
小米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对于老弱体虚和产妇来说,是理想的滋补品。新媳如妇坐月子,丈母娘要去伺候,称为“熬汤”,即熬米汤;去的时还要拿些小米白面等,则称“送汤”。米汤成为月婆的滋补品。陕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闻到第一缕饭香,那就是米汤。小米加绿豆、扁豆、红豆等则分别为绿豆米汤、扁豆米汤、红豆米汤。一米多做,其味道不同,营养各异。米汤做法简易,养人壮体,是农家主食,陕北人几乎天天离不开米汤。
*酒
陕北*酒,也叫甜酒、稠酒,实际是一种米酒,由于酒呈糊状,浑浊*稠,故称之为*酒。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就曾唱道:“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民歌中唱的那“热腾腾的米酒”,就是这种*酒。*酒的味道甘甜清醇,香味扑鼻,消食润神,醒目爽口,现在的人的好茶饭是一顿接一顿,是最需要用*酒这样富有特色的饮料来进一步舒坦一下的。
野生泽蒙
泽蒙,*土高坡上的一种特殊的香料,绿色、稀有、奇香,它贵在野、质在香。用野生泽蒙花煮肉,能使肉质松嫩、不腥不膻、香味持久。泽蒙花经过晾干制饼后可长期保存,经过炝油后会有一股胜于葱花而飘香一切之外的奇妙味感。将泽蒙花晾干,放进热油锅里一炸,那香味一起,街坊四邻都能在家里闻到。当摘蒙花炸至焦*色时就可以起锅了,顺便在出锅时撒上一把细盐,即成陕北人家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上等调料。
红枣(*河滩枣)
*河滩枣意思就是说长在*河边上的红枣,在当地人叫河畔枣,俗称"滩枣",学名"木枣"。枣子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质脆丝长,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泽鲜红,水分较少,贮藏期长,品质优良。真乃"味夺石蜜甜偏永,红迈朱樱色莫论",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红枣。*河滩枣营养相当丰富。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磷、钙、铁等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C"之美称。常食*河滩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等病症。
干炉
陕北地区的传统美食,大都是南北味兼俱,边塞味共融。而干炉则是陕北所有美食中最奇特的,它看似貌不惊人,吃过的人却都交口称赞,有俗语说道“干炉红点点,爱的娃娃眨眼眼”。干炉是圆形的麦面烧饼,形如小车轮,边厚心薄,分上下两层,上层中间鼓起一个大红心。与普通烧饼的区别是,干炉饼体中空,似由上下两个硬壳相扣而成,并无软糯的内瓤,吃起来有酥、脆、香的特点,入口一咬脆格争争,细嚼酥沫满口,后味香格喷喷,的确是香酥爽口、美味怡人,赢得了“干炉,吃着香、咬着脆、打上来饱嗝干炉味”的赞誉。
黑愣愣
“黑愣愣”,陕西省米脂县、绥德县等特色小吃,“黑愣愣”原料为洋芋,取洋芋若干,用擦子擦成胡渣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未等,同面粉搅匀,然后团成小团上锅蒸熟。食用时调上用蒜泥醋芝麻盐香油等作料制成的汤浇上即可食用。
五魁
“五魁”(由炸丸子、红烧肉、酥鸡、蛋包肉、清蒸羊肉等为主的蒸碗)等组成。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陕北地区的传统面食之一。用不起眼的土豆,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色泽金*的土豆泛着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开来,吃上一口,既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劲,又有肉末红椒的鲜香。
*馍馍
*馍馍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名小吃。其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颜色呈*色,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
荞面饸烙
荞面饸饹是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羊腥汤相配着来吃,味道非常鲜美。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饸饹古称“河漏”,已有多年历史。主要原料为新鲜荞麦,其特点是色黑条细,筋韧爽滑,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将精制荞麦粉用温水和成面团,取适量的面团放入饸饹床内压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入温水盆中,食用时加入肉汤、素汤、杂酱等汤料拌食即可。有健胃消暑的功效。制作历史悠久,素负盛名。
陕北大烩菜
陕北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虽然此菜源自内蒙地区,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增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
陕北大烩菜有荤有素,包罗万象,味道鲜美,回味无穷,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陕北传统的大众化饮食。
陕北街头,中小饭店均基本都有这道菜,有的饭馆甚至直接以“大烩菜”命名。
水炒羊肉
陕北的羊肉非常有名,羊肉面、羊杂碎、羊蹄蹄……甚至还有全羊宴。花样虽多,水炒羊肉不却得不提。
水炒羊肉,顾名思义,烹炒时不用油只用水,故名“水炒羊肉”,水炒羊肉是用鲜嫩的前胛或后腿肉,辅以花椒粉、辣椒粉、生姜丝、大葱丝等佐料制成。水炒羊肉的特点有四,一是快,烹炒时间只需一两分钟;二是香,味道醇厚,越吃越香;三是鲜,不腥不膻,口感新鲜;四是嫩,酥软幼滑,易嚼易化。拌面、就饼皆宜,下酒、配饭犹佳。
油馍馍
油馍馍是陕北的一种风味小吃。
常用于婚宴,过年等场合,也是民俗中富裕吉祥的象征。
圆形,环状,炸熟后,金*似铜钱,味道细腻柔软,甘甜可口。
空心挂面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条挂面的横切面都有针尖般小孔,空心挂面亦由此得名。手工挂面都是用优质面粉加工,其光洁度好、耐煮沸、煮后不浑汤,再配以陕北羔羊肉、鸡汤、肉汤等,味道极佳、营养丰富,故有评价“料珍味馐,每献上以补”。
土豆粉条
陕北粉条品质优良,粉条条杆端正,粗细均匀,晶莹剔透,耐煮耐熬,口感又好,炒调皆宜。陕北人的饭桌上一般菜都离不开粉条,如调粉条炒粉条,烩粉汤,粉条烩菜,羊杂碎,羊肉炒细粉,猪肉翘板粉,驴肉炒粉条等等,陕北的粉条耐贮易存、晶莹透亮、光滑爽口。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了,来个肉炒粉、猪肉炖粉条可谓是酬宾待客的好招待。
南瓜子
炒南瓜子是以南瓜子为主要原料,以盐、白砂作为辅料炒制而成的一道美食,味道香、脆,服食简便可口。南瓜子中所含的锌是人体上百种酶的活化剂,是前列腺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可激发人体潜能。所含的氨基酸可驱虫排*,南瓜子中的不饱合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物质,可降血糖、缓解高血压。所含的类脂可延缓人体衰老。而且南瓜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可补充人体所需。
绥德剪纸
绥德剪纸,是生长在*土高坡大山旮旯里一辈辈一群群山村农妇,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一幅幅风格独具、特色显明,最能体现自身本色精神,饱含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的作品。是陕西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体系。
马蹄酥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炸好的马蹄酥色泽金*,着实让人垂涎欲滴。马蹄酥不仅甜香酥松,而且其中蜂蜜、饴糖(一种小米熬制的糖)营养丰富,又有耐储存不易变质的优点,是老少皆宜的美食,特别适合妇女“坐月子”的绝佳补品,也是外出旅行时携带的轻便食品。除了可以随手买来当早点吃,也可以将马蹄酥包在礼盒内馈赠亲友。
一口香
羊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磷等成分。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较高,每克肝含维生素A为国际单位。羊肝性味甘凉,入肝经,有益血、补肝、名目之功效。一口香是用羊肝为主要原料烹饪。
沙地红薯
红薯的营养价值超级丰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中医视红薯为良药。红薯可是老少皆宜的好食材。在陕北,有一种红薯,它果肉细嫩、丝络极少,口感是名副其实的“甜如蜜”、“糯如绵”。它叫沙地红薯,是绥德县崔家湾镇的特产,当地水分、温度、光照都非常恰宜,适合红薯生长。因为沙土地通气透水,沙地红薯比起其他土壤种植的红薯,吃起来要更绵甜更香糯。而陕北沙地红薯在*土高原的沙地上生长,它甜糯滋味足以秒杀大部分红薯。这里的沙地红薯,口感绵软,细嫩无丝络、味道香甜。
地软地软是一种营养价值很丰富的野生美味,色味形俱佳。它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蓝藻素及钙、磷、铁等各种营养成分,尤其含钙特多,每克含钙多毫克,在蔬菜中极为少见。它含蛋白质高于*豆卜碳水化合物高于许多蔬菜,提供的热量也相当可观,1个成年人1天需热量多卡,吃1公斤鲜地软即可满足需要。地软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炒食、凉拌、馏、烩、作羹等,也可用它做成包子馅,包成包子吃。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美食特产到此结束~
大家擦擦口水继续干活吧~
陕北还有什么美食特产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