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先生,最近一段时间哈欠连连又嗜睡。
本以为,是加班累的,休息不好,也就没有太在意。
然而,在一天加班后,起身时,突然头部眩晕,栽倒在地。
同事拨打了急救,将其送医,经过救治,已经无生命危险。
在麻药过后,*先生醒了,除了左手力量稍微差点,其他都感觉挺好的。
提醒:出现4个异常,及时查下脑CT
寒冷的冬季,是脑梗高发的一个季节。
此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一旦身体出现异常,及时检查。
1、哈欠不断
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
这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大脑的血流量减少,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机体从而刺激呼吸中枢,通过打哈欠的形式,来补偿体内缺氧。
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者,更要重视这一个现象。
2、头晕头痛
当脑梗发生时,大脑也是最先出现征兆。
由于脑部血管的堵塞,引起长期的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脑神经衰弱。
如长期的出现头晕,头痛,要引起重视。
3、舌根发硬
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支配着神经,行为,语言等。
当脑供血不足时,会抑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从而出现语言障碍。
舌头发硬,总是咬到舌头,吐字不清,不能完整的说一段话,或根本不能讲话。一旦出现以上的表现,必须马上就医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后遗症的产生。
4、流口水
睡觉时。,流口水,这是典型的脑梗的前兆。
当脑部发生梗塞时,会导致肌肉神经的不协调,尤其咽腔,就会出现流口水,吞咽困难的表现。
一般都是单侧流口水,脑梗最容易导致的就是偏瘫,一侧脸部出现神经障碍,也会有流口水的症状。
脑梗,最爱找上这3类人
第1类:嗜烟酒者
吸烟饮酒,是导致脑梗的主要诱因之一。
吸烟,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而增加脑梗风险。
而饮酒,会直接刺激血管,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增加脑梗的风险。
此外,饮酒还可促进脑动脉平滑肌收缩,降低脑血流量,进而诱发脑梗。
第2类:久坐者
久坐不动,是导致血栓的诱因之一。
而血栓的形成,大大增加了脑梗的发生几率。
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
不论多忙,都要注意多活动,每坐下45-60分钟,起来活动3-5分钟。
第3类:熬夜者
熬夜,会导致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压比正常人高,还容易导致血液粘稠,增加血栓风险,进而提高了脑梗的发生几率
防脑梗,养护血管,做好这几点
1:少油盐
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血压升高,增加脑中风风险。。
油炸食物,会导致摄入过多的油脂,易造成血脂异常,血流变慢,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流通,增加脑梗风险。
所以,饮食要清淡一点,烹饪方法尽量选择蒸煮、快炒,减少油炸的方式。
2:多饮茶
多补充水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堵塞。
除了白开水,淡茶水,也是很好的选择,可疏通血管。
两餐之间,喝点茶水,可以给血管清清淤,减少血栓的形成。
苦丁荷叶茶,泡水代茶饮,消脂排*,改善血液粘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将蒲公英、小叶苦丁、荷叶,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简单又方便。
荷叶,药用价值高,含有*酮和生物碱类,用其泡水喝,有助于改善血液浓粘状态,降脂,防血栓,有益血管健康。
小叶苦丁,也是药用的植物,用其泡水,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改善血管堵塞。
蒲公英,十分常见,全株可入药,用其叶子泡水,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进排*。
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消脂排*,疏通血管,减少血栓形成几率,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3:戒宵夜
经常吃宵夜,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心脑血管等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且,长期吃宵夜,还不利于肝脏健康,肝脏参与脂类代谢,一旦肝脏受损,也不利于血脂健康,会增加高血脂、血粘稠等发生。
所以,一定不要贪吃宵夜,晚上八点后,尽量就不要再进食了。
4:保睡眠
良好的睡眠,对于血管健康,尤为重要。
要做到子时熟睡,午时小憩,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
子时熟睡,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午时小憩,中午的时候,睡15-30分钟的午觉。
5:勤活动
经常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的形成。
与缺乏运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脑梗死亡风险。
运动时间,每周最好达到5天,每次30-45分钟,对身体有益。
6:揉揉颈
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经常这样做,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血管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助力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