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忌口清单//
更多发现,点击上方“陕西百姓健康网”一键
这是世界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登的一项大型研究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高血压患者不能碰的四种“*”
1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含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多吃味精,显然会增高钠的摄入量,从而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2冷饮
摄入大量冷饮,会突然刺激肠胃,使得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容易诱发脑出血。
3浓茶
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4酒
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高血脂
从医学定义上来说,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国人血脂干预的参考标准(单位:mg/dl)高血脂忌口分三种
仅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正常:
1.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
2.适当吃: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不高:
①碳水化合物要严格控制,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
②戒酒,因为长期血液中酒精浓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
③偶尔吃:蛋*、蟹*等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性脂肪可适当放宽一点,偶尔吃点也可以。
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
既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又要降低体重,还要戒酒。
糖尿病
目前常用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毫摩尔/升,若超越7.0毫摩尔/升称为高血糖。2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可确诊为糖尿病。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世界上对糖化血红蛋白≥6.5%者,也能够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少吃这5种!1火龙果
每克火龙果肉含有7.83克的葡萄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2野菜
糖尿病患者体质大多属阴虚、气虚,不适宜吃过多寒凉食物。而市面上常见的荠菜、马齿苋、马兰头、菊花脑、蒲公英等野菜,性质基本都偏寒凉,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3酒
饮酒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饮酒影响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血糖波动;而且大量饮酒损害胰腺。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或少饮酒。
4花生、瓜子等坚果类
由于坚果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不按食物交换份方法减去相应主食量或进食过多,都会导致血糖、血脂增高。
5菜籽油
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达到31%~55%,可使心脏内积聚脂肪颗粒,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对心脏造成更多危害,特别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的患者更要少吃。
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的结果。尿酸高,全身器官都受罪!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定义为: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
男性大于umol/L(微摩尔/升)
女性大于umol/L
尿酸是“垃圾”:
尿酸是人体的代谢“垃圾”。人体内有一个容纳尿酸的“漏斗”。一旦“漏斗”中的尿酸过多,或“漏斗”出现问题,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就是高尿酸。
沉在哪里、哪里痛!
血液中尿酸达到(女性),就会在许多器官组织中沉积,引发各种疾病。
沉积在软骨:
痛风性关节炎。50%以上的痛风发生在大脚趾,反复发作后,也可能出现在足部、踝部、膝关节等其他关节。
沉积在肾脏:
痛风性肾病,严重时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沉积在尿路:
引起尿路结石。
加重心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加重糖尿病等代谢病:
高尿酸血症患者中20%~50%的人患有糖尿病。
保命记住这6个禁忌!1少吃高果糖食物
痛风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2少吃调味料
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3少喝咖啡浓茶
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
4别喝啤酒
都知道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中有嘌呤。酒精对痛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另外,酒精可增进尿酸排泄,增加痛风或高尿酸风险。
5少吃种子类食物
花菜、菠菜、菌类及植物的种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觑,仍因控制摄入量。
6少吃内脏和鱼类
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必须多做这些:
1、多喝水
每天保证毫升以上的饮水量,最好是白开水,淡茶水也可以,能促进排尿,帮助尿酸排出。
2、多吃新鲜蔬菜
蔬菜中含有大量钾、钙、镁等元素,每天吃克蔬菜,有利于提高尿液碱性,促进尿酸排出。
3、苏打食物随身带
苏打食物能起到中和尿酸的作用。随身带一点苏打饼干,应酬后可以吃一点。
4、中轻度运动,控制体重
适度运动可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改善人体代谢功能,利于尿酸的排泄和控制病程。提醒:剧烈运动可导致尿酸升高,可选择健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
降尿酸妙方
夏天用新鲜的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
尿酸高其实是因为肾的过滤功能减弱了,血液里的尿酸排不出去,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大脚趾关节是人体的最末梢关节,尿酸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也有的人是大拇指关节痛,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去调整肾脏,恢复它的过滤功能,结晶长期挤压关节,最后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就会出现变形。
按摩5大穴位强肾排尿酸1.太溪穴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按摩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2.气海穴
气海穴被称为人体的“元气之海”。古代医家认为,经常按摩或艾灸气海穴,可以使心火下降至肾内,肾水上升至心肺。气海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处。
按摩此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当感到此穴处有酸胀感或有气在此穴中上下行走的感觉时,再继续揉按10分钟即可,可每日按摩此穴一次。
3.涌泉穴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涌泉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次为宜。
4.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此穴为五脏六腑之本,一般视为生命的门户,按摩此穴有固本培元的功效,主治腰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
5.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如果经常按压的话能够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
陕西百姓健康网综合
本文信息来源/健康时报、医院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