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类让医生发愁的高血脂患者,你遇到过吗 [复制链接]

1#

提到“三高”中的高血脂,小哈就得讲讲在门诊经常遇到的几类患者——他们的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错误1

我这么瘦,不可能是高血脂!

虽然肥胖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但体型苗条的人也可能会得高脂血症哦。

这与患者的代谢功能、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等因素关系紧密。

所以,即使体型苗条也要注意定期体检、监测血脂指标。

错误2

我什么感觉也没有呀,不会是高血脂的

其实,很大一部分高脂血症人群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都是通过血液生化检验的结果诊断高脂血症的。

仅有一小部分患有遗传性脂质沉积病等疾病的人群可以见到眼部*色瘤。

错误3

没症状?那先不吃药了

没症状不代表没伤害!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及早识别并干预,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发生的风险,从而降低死亡率。

所以,即便目前没有感到不适的症状,依然要及早控制血脂,这对未来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错误4

好好吃药就是治疗高脂血症

经常被患者们忽视的一点是: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是治疗高脂血症非常重要的一点,并且应该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

应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适当运动等方面加以调整,我们过去讲过很多了,譬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mg,患有高脂血症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就应更加注意控制饮食中油脂成分的比例。

错误5

血脂异常才需服药,我不用吧

一些患有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即便检查单上的血脂数值没有超出“正常范围”,也需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物,这样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换句话说,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血脂要求,比健康成人的要更严格。

错误6

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很多老百姓一提起血脂首先想到的是甘油三酯,但其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关系最大、最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

所以,监测和控制血脂的过程中,患者也要对LDL-C加以重视。

错误7

血脂恢复正常啦,停药吧

高胆固醇血症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一旦停药,血脂会再次回升,影响治疗效果。

·在血脂恢复正常水平后,大部分病人仍需继续服用原剂量药物;

·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小服用剂量,找到最低有效剂量后长期服用,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

错误8

血脂降不下去,再多吃片药

这样做并不“划算”:

当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增大一倍时,降低血清LDL-C的幅度仅增加约6%。

所以当单用一种他汀类药物的剂量不足以达到治疗要求时,可以进一步咨询医生,采取2种及以上药物的联合治疗,而不是自行增加药物剂量。

错误9

不敢吃药,怕伤肝

其实,他汀类药物导致肝脏疾病的概率较低且症状较轻,其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和不吃降脂药放任血脂对心血管的损伤相比,还是吃药更划算!

面对疾病,还是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该吃药吃药,该改善生活就改善生活,这样才能避免那个最坏的结局!

彭信怡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